什么是食品添加劑?常見的食品添加劑都有哪些?都有什么功能?
- 分類:其他資訊
- 作者:佚名
- 來源:網絡整理
- 發布時間:2020-07-20
- 訪問量:0
【概要描述】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,以改善食品的外觀、風味、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。
什么是食品添加劑?常見的食品添加劑都有哪些?都有什么功能?
【概要描述】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,以改善食品的外觀、風味、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。
- 分類:其他資訊
- 作者:佚名
- 來源:網絡整理
- 發布時間:2020-07-20
- 訪問量:0
食品添加劑定義:
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和世界衛生組織(WHO)聯合食品法規委員會:
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,以改善食品的外觀、風味、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。
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如下:
1、抗氧化du劑
抗氧化劑可以防止zhi因氧化引起的食品變質,常用于需要長期保存dao或食用周期較長的食品。食品被氧化后,不僅色、香、味等方面發生不良變化,還可能產生有毒、有害物質。
2、漂白劑
這類物質均能產生二氧化硫(SO2),二氧化硫遇水則形成 亞硫酸(H2SO3)。除具有漂白作用外,還具有防腐作用。此外,由于亞硫酸的強還原性,能消耗果蔬組織中的氧,抑制氧化酶的活性,可防止果蔬中的維生素C的氧化破壞。
亞硫酸鹽在人體內可被代謝成為硫酸鹽,通過解毒過程從尿中排出。亞硫酸鹽這類化合物不適用于動物性食品,以免產生不愉快的氣味。
亞硫酸鹽對維生素B1有破壞作用,故B1含量較多的食品如肉類、谷物、乳制品及堅果類食品也不適合。因其能導致過敏反應而在美國等國家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。
3、著色劑
又稱色素,是使食品著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狀的一類物質。食用色素按其性質和來源,可分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兩大類?!?/span>
4、護色劑
護色劑又稱發色劑。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,為了改善或保護食品的色澤,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對食品進行著色外,有時還需要添加適量的發色劑,使制品呈現良好的色澤
5、酶制劑
酶制劑指從生物(包括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)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質。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過程和提高食品產品質量?!?/span>
6、增味劑
是指為補充、增強、改進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的物質。有的稱為鮮味劑或品味劑。
7、防腐劑
是指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,防止食品腐敗變質,延長食品保存期的物質。防腐劑一般分為酸型防腐劑、酯型防腐劑和生物防腐劑?!?/span>
8、甜味劑
是指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。按來源可分為: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。
擴展資料
六種可怕的食品添加劑
1、蔗糖聚酯
蔗糖聚酯是一種脂肪替代品。從薯片到冰激凌,很多點心中都含有蔗糖聚酯。由于人體消化酶無法分解這種大分子,因此這種食品添加劑不利于控制體重。從嚴格意義上來說,蔗糖聚酯屬于食品原料,和其他降低脂肪吸收的因素一樣,它也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。
2、糖精
糖精是最古老的甜味劑,其成本較低,一般用于冷飲、飲料、果凍、冰棍、蜜餞、糕點等。多項研究發現,糖精會增加實驗鼠膀胱癌危險。由于糖精有微弱的苦味,不可能被大量使用,現在市面上用糖精作為甜味劑的包裝食品已經比以前少了很多。
3、溴酸鉀
溴酸鉀在發酵、醒發及焙烤工藝過程中起到一種氧化劑的作用,有助于面粉定型及烘焙,在焙烤業被認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劑之一。動物實驗發現,溴酸鉀可導致甲狀腺癌和腎癌。我國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溴酸鉀,因此若購買正規食品,便不會遇到含有溴酸鉀的麻煩。
4、丁基羥基茴香醚(BHA)和二丁基羥基甲苯(BHT)
BHA和BHT是石油衍生抗氧化劑和防腐劑,常用于油炸食品、方便面等。動物實驗發現,這兩種添加劑有致癌危險。如果油脂不使用抗氧化劑,其氧化帶來的風險要高于BHA和BHT,若使用量在安全范圍內,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。
5、氫化植物油
氫化植物油是飲食中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,常用于制作炸薯條、炸雞塊、蛋糕等食品。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稱,反式脂肪導致的心臟病死亡病例每年約7萬人。目前我國反式脂肪酸人均攝入量在安全范圍內,因此消費者不必過度擔心,但為了自身健康,應盡量減少含反式脂肪酸食品的攝入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聯系方式
地 址: 廣東省汕頭市大學路金平民營科技園金隴南路12號
電 話: +86-754-82542619
銷售/咨詢熱線: 13802715588
E-mail:504715264@qq.com
傳 真:+86-754-82542909

手機網站

微信
版權所有:汕頭市大自然包裝機械廠有限公司 粵ICP備13027586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汕頭